•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资深月嫂告诉您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有哪些^_^

    发布时间:2021-05-10 12:34  浏览次数:  作者:Z

    返回列表
    呼吸浅快

     
        新生儿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总觉得身边的新生儿呼吸太快,有时还时快时慢,非常不规则,这都是正常的。

        新生宝宝的肺脏在不断地发育中,新陈代谢很旺盛,需氧量也相对较多,但新生宝宝肺的呼吸活动又受胸廓发育的影响,胸廓上的肋间肌肉很薄弱,肌肉的力量很弱,帮助呼吸的力度不够,为了满足自身对氧的需要,新生宝宝只能是通过表浅而多次的呼吸来满足氧的供给。

        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胸肌和肺的不断发育,宝宝呼吸频率会逐渐降低,呼吸逐渐变慢,幅度逐渐加深。


    暂时性的体重下降

     
        宝宝出生后会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过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加之出生后前几天喂养不足、摄入较少等,宝宝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现在新生宝宝出生后第1周内,这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8%,而且体重会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增加,一般7~10天就会恢复至出生体重,以后逐渐以每天30克的速度增长。如果对宝宝增长不满意,要积极查找原因,首先考虑母乳喂养不足,宝宝妈妈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可增加宝宝的吸吮次数,纠正不正确的吸吮含接姿势,宝宝妈妈注意心理调节及睡眠休息,如确实需要添加配方奶也要坚持保证吸吮的次数,保证母乳的充分分泌。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时期极易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增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的黄染。胆红素增高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红细胞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宝宝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直观表现就是宝宝的皮肤发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稍长,可1个月后消退。宝宝皮肤黄染以颜面部及前胸部较明显,手脚心均不会发黄,当出现生理性黄疸时宝宝除皮肤黄染外无其他异常临床表现。

        病理性黄疸可在宝宝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出现早但消退晚,可持续1个月仍不消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黄疸,称为黄疸退而复现。病理性黄疸最严重的会进展成核黄疸也称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全身的黄染,甚至手脚心都会黄染,宝宝还会出现精神差、哭声弱、肌张力减退、奶量减少、吸吮无力、尖叫、抽搐、呼吸困难等异常的临床表现,不及时发现给予治疗会造成宝宝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主要出现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母乳喂养48小时,黄疸会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但一定不会上升到停止母乳喂养前的水平,以后总体趋势是逐渐下降。需要注意的是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在停喂母乳期间要进行配方粉喂养,妈妈仍需按时将母乳吸出,放在一次性储奶袋内冰箱冷冻,保证乳汁充分分泌,待宝宝胆红素下降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宝宝与妈妈血型不合发生溶血时也会出现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分为ABO溶血和Rh溶血,ABO溶血常见于宝宝妈妈的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一般来说,ABO溶血发生率较低。Rh溶血发生在Rh(一)的妈妈,当宝宝妈妈血型是Rh(一)时宝宝有发生Rh溶血的风险,一般见于第二胎及之后。

        当宝宝感染后会使肝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发生黄疸,宝宝先天性胆道闭锁时也会发生黄疸,宝宝药物中毒时也会发生黄疸。

        宝宝的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妈妈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就要防止弓形体及风疹病毒等各种病毒的感染;出生后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新生宝宝的感染,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出生后1小时早开奶,促进胎便排出。平时要密切观察,注意皮肤黄染的面积、程度及进展情况,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肌张力、反应、哭声、吸吮力及奶量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蚂蚁牙”和“蟑螂嘴”

     
        宝宝出生3~5天后,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所以人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新生儿之所以出现“马牙”,是因为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造成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一般2~3周后会逐渐消失。“马牙”不需要特殊处理,不要用布擦破马牙,或用针去挑破。宝宝口腔黏膜非常娇嫩,黏膜下血管丰富,造成破溃后极易引发感染,宝宝抵抗力弱,易发展为全身感染甚至败血症,危及宝宝生命。

        宝宝吸吮或哭泣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口腔两边颊黏膜处较明显地有药丸大小的鼓起,俗称“螳螂嘴”。其实鼓起的部分是颊部的脂肪垫,是宝宝的正常结构,每一个新生宝宝都会有,有助于宝宝的吸吮,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宝宝吸奶时要靠脂肪垫的吸力,造成口腔内负压,使乳汁易于流出。


    新生女婴的“月经和带”

     
        女宝宝出生后阴道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宝宝妈妈不要惊慌失措,这是由于宝宝在胎儿时期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使新生儿的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使子宫内膜增生。宝宝分娩出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血性分泌物称为假月经,白色分泌物称为白带,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天,可以持续1周左右。无论是假月经还是白带,都属于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任何治疗处理。

    乳房肿大

     
        无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在出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处结节隆起,甚至乳头还能流出乳汁一样的液体,称为乳房肿大或乳房泌乳。新生儿乳房肿大和泌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这主要是由于胎儿在母亲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宝宝出生后1~2周,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泌并排出体外,乳房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
       
        千万不要给宝宝挤乳头或挤乳汁,错误的处理可能引起乳腺组织发炎。如果乳房肿大、泌乳的同时伴有乳房处皮肤发红、肿胀,触之孩子即哭闹,就应考虑乳腺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脱皮

     
        新生儿脱皮多数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宝宝娩出后,离开了母体中充满羊水的环境,外界温度、湿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宝宝皮肤受到寒冷或干燥空气的刺激会造成皮肤收缩产生脱皮;而且宝宝的皮肤发育不完善,角质层很薄易于脱落,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基底膜发育也不够充分,使表皮和真皮结合不紧密,表皮脱落机会也会增加。妈妈日常要注意宝宝皮肤的清洁保湿,避免宝宝皮肤受损,不要过度清洁皮肤,不要强行剥脱蜕皮,注意观察宝宝皮肤脱落情况,宝宝正常的脱皮一般在半个月到1个月左右就会逐渐好转,不必担忧。但是也有些脱皮现象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鱼鳞病、脂溢性皮炎、湿疹、新生儿红斑狼疮等,不会逐渐呈好转趋势,这就需要去医院详细检查了。


    惊跳反应

     
        当新生宝宝突然听到大的声音、感受到强烈的灯光,或者突然受到体位改变、打开包被等刺激时双臂张开,手脚不自主的抖动,有时还会伴有啼哭。宝宝妈妈非常紧张,以为宝宝受到了惊吓,以致全家人做事都蹑手蹑脚,生怕惊吓到宝宝,其实这是“惊跳”现象,是宝宝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与宝宝胆子大小、是否受到惊吓无关。
       
        惊跳现象主要是由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造成的,是宝宝受到外界的刺激后引起的兴奋泛化。惊跳现象不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不断完善,这种不自主的抖动会逐渐减少,逐渐被有意识的、自主的动作所取代。所以惊跳现象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也不会对宝宝的未来有什么不良影响,父母们大可不必紧张。但惊跳现象与惊厥不同,宝宝发生惊厥时会出现双眼凝视,呼吸不规则并伴皮肤青紫,四肢持续性地强直或四肢呈现蹬车样动作。宝宝惊厥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立刻联系咨询
    contact us
    • 电话

      +86 13402096550

    • 微信号码
      13402096550
    •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半岛城中花园87号

  • 首页
  • 电话
  • 返回顶部